在三国志战略版中制造斗舰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遵循系统化的建造流程。首先必须确保主城达到指定等级以解锁船坞功能,这是制造斗舰的基础前提。船坞作为核心建筑,其等级直接影响可建造的斗舰类型与性能上限。资源储备同样关键,木材、铁矿、粮食等基础资源需达到建造标准,同时铜币作为重要货币用于支付建造和维护费用。这些前置条件的达成需要玩家通过持续发展主城设施、提升资源产量来实现。
在游戏科技树中,水军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度将决定可解锁的斗舰等级与特性。重点需要研发舰船装甲强化、航行速度提升等关键技术,这些研究通常需要委派智力型武将负责以缩短研发周期。每项技术的突破都会显著提升斗舰的战斗效能,包括基础属性加成和特殊技能解锁。技术研发与资源收集应当同步进行,以确保建造计划的高效推进。
在满足所有条件后,玩家可选择斗舰类型并投入相应资源启动建造。建造耗时根据舰船等级存在差异,期间可使用加速道具缩短等待时间。斗舰具备三种特性层级:基础特性在建造时自动获得,中级和高级特性需通过提升船坞等级逐步解锁。特性组合直接影响斗舰的战术价值,例如压制特性可降低与低级舰船交战的损伤,回风特性则能提供战斗中的规避效果。
建成后的斗舰需要合理运用于水战体系。水域作战时,斗舰作为高级舰船对走舸等基础舰种具有属性压制优势。其特性组合适合持久作战,特别是缠斗特性可在平局时恢复部分伤兵,显著提升连续作战能力。在水陆协同作战中,斗舰应部署于关键航道或渡口,利用其攻城值加成参与战略要地的争夺。舰船被摧毁后需重新建造的特性,要求玩家在战术部署时权衡风险与收益。
持续升级船坞可解锁更高级舰船建造权限,同时需要配套提升资源产出以保证建造需求。武将水军适性训练能增强斗舰操控效率,相关技能研究可进一步强化舰船特性效果。在同盟作战中,多支斗舰编队的协同能形成区域水域控制力,这种战略优势需要通过精细的资源规划和科技发展来维持。